5月16-17日,由中國災害防御協會、中國標準化協會等單位主辦,大橫琴管廊公司協辦的第三屆“管廊萬里行”(珠海站)——粵港澳大灣區城市運行管理高峰論壇正式拉開帷幕。綜合管廊建設運維、城市運行管理、防災減災救災、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企業單位、專家學者等近300人出席本次大會,共商粵港澳大灣區未來發展規劃、管廊運維及城市基礎設施災害防御大計。
大橫琴城資公司助理總經理、大橫琴管廊公司執行董事仝其剛先生在會上作開幕致辭
如何才能在缺少可借鑒經驗的條件下
運維好這筆巨大的生態財富
讓它持續高效地
為橫琴打造“綠色橫琴生態島”發揮作用
這是擺在大橫琴管廊公司面前的一個根本性問題
沒有先例,他們創造先例
大橫琴管廊公司結合橫琴新區實際情況,秉承“綠色、智慧、安全”的綜合管廊可持續發展思路,以“五大率先”推進專業運營管理。
率先進行綜合管廊建管經驗探索。管廊公司在發展中積累經驗,成為“中國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產業聯盟”成立的發起單位和常務理事單位、中國城市規劃協會地下管線專業委員會會員單位、中國標準化協會城鎮基礎設施分會理事單位、中國市政工程協會綜合管廊建設及地下空間利用專業委員會理事單位。
率先探索成立專業化管理運營公司。通過“公司化運營,物業化管理”的運營管理模式,承擔起橫琴綜合管廊運維管理的重任。
沒有制度,他們編寫制度
在運營管理的同時率先探索管廊立法。2015年12月25日,大橫琴管廊公司參與編寫的《珠海經濟特區地下綜合管廊管理條例》獲得通過并正式施行,成為全國首個專門規范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與管理的地方性法規。
率先探索編制綜合管廊管理制度。大橫琴管廊公司還先后研究制定了40多項內部管理制度,不斷推進綜合管廊投資、建設、運營的良性循環發展。
大橫琴管廊公司參與編制了由國家住建部、國家發改委、國標委等單位發布的綜合管廊運營管理相關的標準、指南、規范等。其中,參與編寫的《城市地下綜合管廊運行維護及安全技術標準》(GB 51354-2019)已經發布并于今年8月1日正式實施。
沒有技術,他們引入技術
率先探索新技術研發。大橫琴管廊公司積極與國內外先進技術科研企業、國家科研院校合作,率先探索新技術研發,成立“產學研基地”,搭建基于“互聯網+”為支撐的智慧化管理平臺,為未來管廊的風險防控、隱患治理和安全運行保駕護航。
目前已形成了覆蓋溫度傳感、氣體檢測、結構健康監測、震動防入侵、液位傳感、聲音傳感在內的六大光纖系統。新系統的投入使用將實現“千里眼和順風耳”的智能監控,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智慧化運營”,起到全國運營標桿示范引領作用。
2017年8月,珠海遭遇了近53年來最強臺風“天鴿”襲擊,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高達15級,然而禍不單行,相隔幾天后第14號臺風“帕卡”直擊廣東,面對超強臺風的雙重致災性侵襲,橫琴綜合管廊因自帶防災避險屬性,管廊內部管線“毫發無損”。
大橫琴管廊公司在收到臺風預警之時啟動應急預案,臺風過后全員全力奮戰,對管廊內部全線巡查,漏夜冒雨修復管廊外部受損設施,保障綜合管廊正常運行,大幅減少了災后人力、物力的投入,并為災后的清理和救援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而橫琴國際休閑旅游島的定位
更是把對城市環境和生態秩序的智慧管控
提升到了更高的標準
著眼全球視角,把脈中國城市建設
大橫琴管廊公司
以“智慧化運營”打造全國運營標桿
為綜合管廊創新發展貢獻力量
轉載請注明來自珠海大橫琴城資公司。